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自动液压镶嵌机标准化操作全解析

自动液压镶嵌机标准化操作全解析

更新时间:2025-07-15点击次数:130
  在金相分析、材料检测领域,自动液压镶嵌机凭借其精准的压力控制、智能化的温度管理系统,成为制备标准化试样的核心设备。以苏州费马科仪的全自动液压镶嵌机为例,其采用电动液压系统,压力精度达±1bar,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±2℃,可同时压制两个Φ50mm试样,制样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40%。本文将从操作前准备、参数设置、过程监控到维护保养,系统解析其标准化操作流程。
  一、操作前精密准备
  1.设备自检
  开机前需检查液压系统油位(应处于观察窗2/3处),确认冷却水管路无堵塞。某实验室曾因未检查油位导致液压泵干磨损坏,维修成本高达2万元。通过触摸屏进入“设备诊断”界面,运行自检程序,重点检查压力传感器、温度探头是否响应正常。
  2.模具适配
  根据试样尺寸选择对应模具(如Φ25mm、Φ30mm、Φ40mm),安装时需用专用扳手拧紧模具固定螺栓至扭矩值15N·m。某企业因模具安装松动导致试样边缘飞边,影响后续磨抛质量。
  3.材料预处理
  热固性树脂粉需在60℃烘箱中干燥2小时,去除潮气。某研究机构发现,未干燥的树脂粉在压制过程中会产生气泡,使试样孔隙率增加12%。
  二、智能参数设置
  1.压力-温度协同控制
  在触摸屏“方法库”中选择对应材料程序(如铝合金选“AL-200”模式):加热温度设定180℃,初始压力100bar,当温度升至150℃时线性加压至300bar。某型号设备采用PID算法,可使温度过冲量控制在±3℃以内。
  2.多阶段压制工艺
  对于脆性材料(如陶瓷),启用“预压-保温-终压”三阶段模式:先以50bar预压2分钟,再升温至200℃保温5分钟,最后加压至350bar保持3分钟。该工艺可使试样密度均匀性提升25%。
  三、过程动态监控
  1.实时数据可视化
  通过触摸屏观察压力-时间曲线与温度-时间曲线,正常压制时压力应呈线性上升,温度波动幅度应小于设定值的2%。某设备配备的声光报警系统,可在压力异常时自动停机并提示“P-ERR”代码。
  2.冷却阶段控制
  压制完成后,启动循环冷却系统(流量≥3L/min),当试样温度降至70℃时,逆时针转动手轮卸压。某企业经验表明,过早卸压会导致试样回弹变形,影响尺寸精度。
 

 

  四、维护保养规范
  1.液压系统维护
  每500工作小时更换液压油,更换时需用滤油机过滤新油至NAS 6级。某设备因未定期换油导致液压阀卡滞,引发压力波动故障。
  2.模具清洁保养
  每次使用后,用专用毛刷清除模具内残留树脂,并涂抹二硫化钼润滑脂。长期停用时,需在模具型腔内填充防锈油,防止锈蚀导致试样脱模困难。
  自动液压镶嵌机的标准化操作,是确保试样制备质量的关键。通过智能参数控制、过程实时监控与预防性维护,不仅可将试样废品率从15%降至3%以下,更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8年以上。操作人员需定期参加专业培训,持续优化工艺参数,方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优势。

Copyright © 2025 苏州费马科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号:苏ICP备19051203号-2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管理登录   sitemap.xml

扫码添加微信
关注

联系

17761910072

联系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