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相显微镜是观察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重要工具,规范的操作是获得清晰、准确图像的前提。正确的操作流程不仅能确保观察效果,更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。以下是金相显微镜的标准操作使用步骤。
一、观察前准备
操作前需做好三项准备工作:首先确认显微镜电源连接稳定,光源亮度调节旋钮处于最小位置;其次准备已制备好的金相试样,确保样品表面清洁无污染;最后佩戴白色棉质手套,防止手部油脂污染光学元件。
二、开机与照明调节
逆时针旋转亮度旋钮开启光源,将样品置于载物台中心。先使用5×物镜,通过调焦手轮将物镜调至接近样品表面。调节视场光阑至最小,再缓慢扩大直至与视场边缘重合;调节孔径光阑至合适大小(通常为物镜孔径的60%-80%),以获得最佳衬度。
三、对焦与观察
通过目镜观察,缓慢转动粗调焦手轮直至出现模糊像,再使用微调焦手轮获得清晰图像。观察时应遵循"先低倍后高倍"原则,在低倍镜下找到感兴趣区域后,再切换至高倍物镜。转换物镜时应注意听清"咔哒"声,确保物镜到位。
四、图像采集与记录
如需保存图像,连接数码相机后需在软件中重新进行白平衡校正。采集图像时应标注放大倍数、侵蚀剂等关键信息。对于重要组织特征,应使用测量软件进行定量分析。
五、使用后整理
观察完成后,先将物镜转至低倍状态,降低载物台,取出样品。将光源亮度调至最小后关闭电源。用洗耳球清除机械部件灰尘,必要时用镜头纸轻轻擦拭光学元件。最后罩上防尘罩。

注意事项
操作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:切换物镜时严禁样品与物镜接触;调节时动作要轻柔;发现图像模糊或有污点时,应首先检查样品表面和物镜前镜片清洁度。定期检查光源寿命并做好使用记录。
通过遵循以上标准操作步骤,不仅可以获得准确的金相组织信息,也能确保金相显微镜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。严谨的操作习惯是每个金相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。